【建始历史名人12】鄂西著名老中医徐习之

04-03 08:58  

文 萧兴国

徐习之, 字崇学,号羽白山人,生于1901年,建始业州镇人。其行医60多年,从1965年起应诊于恩施州人民医院(原恩施地区人民医院),任中医师。他勤于钻研古典医籍,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著有《徐习之临床经验辑》一书。他通晓临床各科,尤长于小儿科,面对各种凶险痼疾,莫不妙手回春,深得患者称颂,成为鄂西一代名医。

徐习之外祖父一家行医,几舅父在乡间均小有名气。徐习之7岁时,仰慕五舅的医术,立下学医志向。六舅父黄德华在内儿科方面颇有造诣,其声望还在五舅父之上,他便对其表达了欲随之学医的想法,六舅父见他对医学有志趣,就找来一些医学书籍教他,并嘱咐他学医的关键是要先把文化基础打好。六舅父诊治疑难病时,也经常把他叫去,要他把书上的东西与实际对照一下。几年后,徐习之已读《内经》、《伤寒论》等古医书,并初通脉理。17岁那年辍学后,做了两年生意,因不善经营,结果连本钱也赔了进去。后来找不到事干,就去一家私塾教书,并正式拜六舅父黄德华先生为师,教书之余,随黄先生给人看病。由于他勤奋好学,且得名医指点,又善理论联系实际,渐渐地找他看病的人也多起来了。其内侄孙友权患病瘫痪已两年有余了,屡经当地名医诊治无效,且病情日渐沉重。时逢徐习之路过孙家,见内侄躺在床上,枯瘦如柴,下肢萎缩僵硬,已是奄奄一息了,便主动察看前医的处方.也不顾褥疮的恶臭,又仔细检查病情。他发现前医均以“风症”论治,但此实为湿热所致,痿症是也。经云:“治痰独取阳明”,祛阳明湿热,是其大法,便施以“三妙散”加减治之,配以健步虎潜丸调理,经治月余,孙友权竟然站起来了。一时间邻里奔走相告,成为业州镇一件新闻。

上世纪三十年代,旧中国民不聊生,老百姓遇上疾病只能是听天由命了。当年业州镇一度痢疾流行,常有人死去,徐先生便用土方土法及中药“白头翁汤”、“葛根岑连汤”等救治了不少人,他的声望便越来越高。1937年10月与谢承铭、徐寿柏、何钦若等人合伙在业州镇东街开了个“春永药店”,正式挂牌行医,后因故停歇。因求其看病的人不断,1940年便独自一人在业州营盘街口开了个“寿世堂药店”。解放后,徐习之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组织起来”的号召,与其他药店一起组成“建始县中医联合诊质”(即建始中医院的前身),任负责人。1956年被调到恩施专署人民医院。

徐习之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为病人祛疾解困,诚心竭力,不计任何回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始县干部肖远璜在恩施地委党校学习,一次突发疾病,持续高烧,大小便失禁,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往恩施专署人民医院。几天里打针服药,不见疗效,病情更见危重。院方只好请徐老先生来会诊,徐先生诊断后说,这叫“秋后症”,于是开了中药处方;同时嘱咐病人要吃点秋梨。当时肖远璜病得不能起床,身边无一亲人熟人,徐先生见此情形,二话未说便亲自到街上给他买来5斤秋梨;叫他吃梨时,只咽其汁,不要吞其渣。在许老先生的治疗下,病人病情很快好转,不久即出院。

1960年人民政府授予徐习之“名老中医”的称号,在生活困难时期,给他颁发了高级知识分子享受的“优待证”。1982年逝世时,人们送其一挽联:善辨证, 善论治, 济世活人;医术高, 医德美, 名传遐迩。(编辑黎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