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龙坪乡新佛寺村驻村第一书记阳霆
特约记者冯平 通讯员毛圣娇 夏晓波
“我可以容忍自己干活没别人快,但必须比别人好。”
“所有的困难都是经过勤劳加智慧解决的,驻村帮扶工作也是这样,要真、要实。”
“要在帮扶细节上下功夫,让真正的贫困村民能直接感受到驻村尖刀班时刻牵挂着他们。”
“使用精准滴灌,就可以解决因病致贫的困难村民面临的最急需解决的生活困难。”
驻龙坪乡新佛寺村第一书记阳霆如是说道。
主动请缨下基层 风雨兼程扶贫路
今年1月,春寒料梢,州“脱贫攻坚一号令”下发,阳霆的心里开始炙热起来;2月,乡党委抽调乡直单位人员成立村级“尖刀班”,阳霆主动请缨,带着“贫困不除、绝不返程”的坚定信念,要求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去。受组织选派到龙坪乡林业站对口帮扶的新佛寺村担任“尖刀班”班长、第一书记,告别了年迈的父母,告别了妻子与即将高考的儿子,阳霆踏上了他的扶贫之路。
据了解,龙坪乡新佛寺村,距建始县城70公里,距乡政府17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属典型高山地区。由于地域和区位的影响,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级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基数大,致贫原因复杂……但因为阳霆的到来,新佛寺村的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进村以来,阳霆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强化基层党组建设;村民对他不熟悉,他就挨家挨户拉家常,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扶贫数据规范化整理,他就白天入户核实、晚上加班整理扶贫档案;贫困户房屋破旧,他就竭尽全力争取危房改造;村民没有安全饮用水,他就实地考察水源,落实饮水项目;他积极谋划村级“一长两短”产业发展,他积极培育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风雨兼程,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
入户走访清对象 精准发力强帮扶
“针对穷困现状,如何有效开展精准帮扶工作?”阳霆在这个问题上可没少花心思。
驻村第一天,阳霆把“家”搬到了新佛寺村委会,下午就带领“尖刀班”成员,拿着笔记本、贫困户信息表,挨家挨户走访。一个月的时间,他将全村161户跑了两遍,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数字、一叠叠家庭信息资料是他入户走访的见证。
登门入户走访,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掌握第一手资料,每到一处,与村民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倾听他们的脱贫想法,鼓励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每一项帮扶,我们都要贴合村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实际需求,做到精准发力。”阳霆在“尖刀班”碰头会上多次强调。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建立村情档案资料、贫困人口台账、到村到户“补短板”清单,确保脱贫攻坚精准发力。
群策群力真帮扶 做好群众提鞋人
心系群众万千事,和风细雨了无声。阳霆紧紧围绕“增加每一户农民家庭收入”这个核心,软硬兼施,补齐短板,结合“五个一批”工作,分解到组,明确到户。
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调整帮扶责任人,与全村98户贫困户“结穷亲、挂穷钩”;为每一家贫困户理清脱贫思路,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硬件强化和软件提升相结合,把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工作做细、做实、做足。
“不抛弃每一户贫困户,不放弃每一个贫困户”,这是阳霆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态度。白天奔波在前往下一家贫困户的路上,晚上与“尖刀班”成员总结一天工作,反复酝酿村脱贫方案,做好新佛寺村民的提鞋人。
争取项目定人心 改善村容惠民生
据了解,新佛寺村水和路是制约百姓发展的症结,80%的老百姓基本上是挑水吃,村级道路硬化几乎为零,这成为了阳霆的心病。
为解决老百姓走路难、吃水难、发展更难的问题,阳霆带领“尖刀班”成员实地调研,丈量新佛寺村每一条砂石路,查看新佛寺村每一个可行的水源点,摸清制约发展的根本,从 “大水漫灌式”转变到精准“滴灌式”制定方案。
他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多次与乡前线指挥部讨论商定。结合到村到户补齐短板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争取到新佛寺村两条循环路硬化、三组组级路硬化、安全饮水全面提升工程。
村里的老人有了活动场所,串户是硬化的公路,打开水龙头是清冽的甘泉,这些改变给老百姓带来了希望,也坚定了大家走出贫困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发展有方向 促民增收富口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阳霆一直注重开发“造血式”扶贫路子。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品”、“一品一业”原则,制定覆盖到户的产业发展规划。
在推进产业扶贫措施上,坚持扶贫先“扶志”,强化舆论宣传、正面鼓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烟叶发展为主导,林下种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个体养殖业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专业合作社持续带动。
同时,通过构建实用、灵活、直观、便捷的培训服务体系,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授实用的技术、信息和知识,“扶智”“扶技”助农脱贫。付出真心就能换取老百姓的真情,贫困户的思想顾虑消除了,脱贫致富有信心了,走出了新佛寺村一条产业扶贫、农民致富、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新路子。
阳霆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普通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苦干,在脱贫致富的行程中积极作为,扶贫路上书写的是群众致富的希望,广袤大地上沉淀的是群众致富的基石。“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面对新佛寺村脱贫攻坚工作,他从不止步,更不满足。
(实习编辑 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