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扶贫华章 鉴证为民情怀

09-06 18:38  

——记驻三里乡窑场村第一书记罗应波

特约记者冯平 通讯员崔应顶

他说,扶贫没有豪言壮语,要始终与国家惠民政策踩在一个节拍上,随时让帮扶之路焕发新的活力。

他说,扶贫没有取巧之处,刚来的时候也打过退堂鼓,后来是一点一点地把信心从村民情怀中捡起来的。

他说,扶贫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当地老百姓渴望发展,又有发展不了的眼神,我们驻村干部满脑子装的都是焦虑。

他说,扶贫就是将惠民政策及时送到村民家中,将引进项目及时送到村民手中,将帮扶措施及时送到村民心中。

他说,扶贫就是要有高度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感,一件一件的民心事,让老百姓少跑路,让驻村干部多跑腿。

他说,这是我们扶贫的初衷。他就是驻三里乡窑场村第一书记罗应波。

打磨毫厘之功  希望触手可及

2017年3月罗应波接受组织的安排,任三里乡窑场村第一书记。

罗应波说,接到任命时他很轻松,认为凭自己的工作阅历,担当这一使命应该毫无压力,然而到驻村工作仅一个月迎接了省检后,他才骤然发现,这工作不是想像的那么好做。但既然来了,就不能甘当一个过客,唯有用一腔赤诚来做好扶贫文章,方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

一年多来,就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兢兢业业做着一名扶贫干部该做的事……

因为看到驻村尖刀班和村支两委的努力,村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效能大幅提升、群众精神风貌大变样、贫困户如期脱贫奔小康,作为第一书记,他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故事从该村“寻人”的事情讲起----

驻村尖刀班不仅仅做助力脱贫的工作,也有过“寻人”的经历。

四组非贫困户刘定美家原有两个儿子,长子在15岁的时候因病死亡,小儿子于2012年外出务工五年未归,音讯全无。刘定美夫妇均年满60岁,本应是在家安享晚年的年纪,却不得不为寻找儿子而长期在外打工。驻村尖刀班听到这个情况后,查找信息,积极帮助找寻,并与公安机关联系,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于6月13日在广东省清远市为刘定美找到了失联五年的儿子。

当驻村尖刀班通过电话告诉他们这一好消息,两位老人在电话那头喜极而泣,连连表示感谢。

凝心聚力帮扶 构建百姓情怀

该村村民万方庆经常逢人便讲他的“第一次”,他说:“我活了一辈子,第一次住上平房屋,第一次到医院住院后被专车送到家门口,第一次收到干部专门为我购买的营养品,第一次在自己家看电视。”

是的,万方庆今年63岁,家中原有三口人,老万与老婆很早就离婚了,其唯一的女儿十年前被拐卖到河南,在河南安家,丈夫因病死亡,家中条件很差,十多年未回家。老万与女儿平时只有电话联系,所以老万现在独自一人生活在窑场村一组。2017年4月,我们驻村尖刀班第一次到他家去的时候,其家中的情景就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内心:几间土坯房破烂不堪,摇摇欲坠,两头猪喂在堂屋中,在角落里一张破桌子旁,老万正就着咸菜吃饭,满面愁苦,情形十分凄凉。

了解情况并走访周围群众后,驻村尖刀班迅速和村支“两委”商量拟定对该户的帮扶措施。首当其冲是尽快解决老万的住房安全问题,改善他的居住环境。我们找到一处可以安置的空置房,但是老万死活不愿意去,后来又申报将他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到处为他找地修屋,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另谋良策,后来我们驻村尖刀班想办法争取了一些资金,修通了通往老万家的公路,并为其就近新建了住房。去年10月,老万因病住院,病愈后,扶贫工作队专程驾车将老万接送回家。

老万住的房子修好了,但无生产用房,生活来源又成了问题。于是,驻村第一书记罗应波回单位给主要领导汇报,领导十分重视,在单位开展职工集资,筹集资金近万元,今年4月,为老万修建了30个平方的生产生活用房,又将其纳入了低保,生活有了保障。

现在每次看到老万,他都是神采奕奕的,他看到我们经常说的就是这几句话:“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你们这些干部同志,我争取多活几年,多享几年福。”

赤城追梦不停  共筑人间大爱

个别的困难相对容易解决,但让全村都走上脱贫之路却是对驻村尖刀班真正的考验。

窑场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农户缺乏持续增收项目,这一直是我们扶贫干部的一块心病。一年来,驻村尖刀班通过不断考察,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农旅融合”的特色脱贫之路。

全村现在新发展茶叶100余亩,改造老茶园300余亩,平均每户发展茶叶2亩多,并按照计划引进了建始县马坡玉毫茶叶有限公司、马坡明珠专业合作社,80%的贫困农户与市场主体形成了长效利益链接机制,积极争取茶叶项目扶持资金207万元。投资1700万元修建贯穿窑场村的青马旅游公路,将于年底完工,该项目的建设将巩固茶叶产业发展,保证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为窑场村发展农旅融合打下坚实基础。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指日可待!

除了工作 还是工作

对待群众的困难和问题驻村尖刀班坚持做到能帮就帮,能解决就尽全力解决。而驻村尖刀班自己,我们的战友,在家人需要的时候我们却只能说抱歉。

与罗应波一同驻村的杨琪,是一名西藏当过兵的复员军人,父母都在农村,他妻子是外地人,在建始无亲无故,已怀孕八个月了。在他妻子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杨琪一直未脱离过扶贫岗位。他妻子每次都是独自一个人去做孕检,一个人去看医生,他只能每晚休息前通过电话对妻子嘘寒问暖。看到这些情景,作为已有妻室儿女的我们,心中有种莫名的酸楚。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杨琪这样的扶贫干部,我们觉得,只要我们驻村尖刀班成员带着感情和责任,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要我们驻村尖刀班成员发扬铁人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实习编辑 蒋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