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申万萍
老邓驻村一年零两个月, 20多万字300篇扶贫日记,字字句句记录着“那里的父老乡亲”……
老邓,哪位老邓?
他就是建始县人武部派驻红岩寺镇老板厂村尖刀班成员、县国防动员办公室52岁的老党员邓宏印,一名退伍老兵。
老人充满感恩的笑容
12月10日,冬日的暖阳照耀着老板厂村干净的村级公路,湛蓝的天空映衬着整洁的村舍,脱贫攻坚成效烙在村民们幸福的笑脸上。在这个温暖的冬日,笔者来到老板厂村,见证了老邓的两大本扶贫日记,分享了老邓平凡感人的扶贫故事和老板厂村在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个新变化。
那么,老邓的扶贫日记写些啥?他一天在村里忙些啥?
老邓的300篇日记
字字句句记录着父老乡亲
工作写进日记,情谊留在心间。
“驻村第一天起,我将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这已经成了习惯。”老邓微笑着说。
翻开老邓字迹工整的扶贫日记本,没一句套话,没一句大话,真情记录着扶贫的点点滴滴,记录与村民之间的深深情谊。
老邓厚厚的扶贫日记
“原以为老板厂村有许多‘大老板’,其实不是这样,老板厂村有点儿贫困。第一晚住在这个偏远而寂静的小村,以为晚上睡觉会择铺会失眠,却是一夜睡得安稳。”这是2018年10月8日,老邓驻老板厂村第一天的工作日记,字里行间流露出老邓驻村,有“备”而来。
从这一天开始,老邓用心身融入到脱贫攻坚每一天。
老邓的扶贫日记摘录:
扶贫日记
2018年11月21日,星期三,阴
上午,同周金标还是接水管,主水管有两处破裂,上午完工。尔后去陈功林家把水管接通了,并给他两个儿子都放了水管,与其小儿子陈词建还通了电话,他非常满意……
2019年6月25日,星期二,晴
3组75岁黄大介的老伴脑梗,偏瘫,今天给两位老人送衣服和棉被,他老伴非常激动,拉着我的衣袖,说不出话来,眼泪一串串挂在脸上。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小雨
查看被山洪冲垮的部分农田,公路塌方约60个平方,危险处两处,一处是张学哲屋后,一处是4组路边。陈功伟到李荣安家间有淤泥下滑危及路面,待镇里组织施工队处理。
2019年7月3日,星期三,雨
昨夜暴雨,冲坏了农田,今天我们去统计灾情,慰问受灾村民。下午,在付一梅家吃炕洋芋,付一梅真热情。
……
老邓的扶贫日记,要多朴实有多朴实,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全村160户535人,39户贫困户,除开几家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户外,老邓家家都到过,户户走访过。哪家几口人?喂了几头猪?发展的什么产业?等等,他都百问百答。哪家有什么困难?思想上有什么“疙瘩”?日志里也记得清清楚楚。
老邓的扶贫日志,真的是情深意长。
除了记好扶贫日记,老邓还坚持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笔记,撰写个人心得体会,把学习融入工作之中,他的“学习强国”积分在全镇是第一名。
老邓的“家务活”
小事情,大情怀
村里产业薄弱,村民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大多数家庭的青壮劳力不在家,“三留守”家庭居多,许多家务事都缺人手。所以,老邓要做的“家务活”实在太多了,他的“多面手”身份也显现出来了。
老邓为村民接水管
比如电灯坏了、水笼头坏了、门窗坏了这些小事,师傅不好找,留守老人们自己解决不了。老邓立即出马,修修补补,敲敲打打。买个水龙头,买个开关,带圈电线,老邓时常不收村民这些“小钱”。
村民感动地说:“你哪这么的好哦,怎么填你的情啊。”
老邓总是微笑地说:“都是一家人,就这么点儿鸡毛蒜皮的家务事,我又没做什么大事,你们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村支部书记介绍,村里2、3两组主水管接了,入户水管没有接通,直到2018年上半年还没有摆脱挑水吃的“命”。
老邓自带工具,和驻村工作队员小周一家一户地接。
陈慈兵家、朱方菊家……
十多天时间,两个生产小组的入户水管,老邓和小周不声不响地接通了,村委会增加了抽水泵,接通了自来水,解决了这里干部群众多年的饮水难……老邓结满老茧的双手为村民解决了“一管清水进农家”的最后一公里,还节约了接水管的工资。
为贫困户送棉衣
诚恳热情,宽厚待人,不摆架子,村民针头麻线的小在老邓眼里都是大事。这就是老邓的作风。他总是说:“我驻村只是落实了党的好政策,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具体的小事情。”
给贫困户送衣服鞋袜,为留守老人做农活,跟瘫痪在床的老人聊天,喂药喂水喂饭,给五保老人穿衣铺床,这些事对老邓来说,再平常不过了。
杨万秀老人一直说自己占“贵人”,是人武部的苏同志和邓同志把她从死神的手中救过来的,不然早就埋在南山坡了。
那是今年7月15日,老邓与同事一起到老人家走访,老人突然犯病,摔倒在床前爬不起来了,老邓和同事把老人抱到床上,一边耐心询问老人病情,一边电话联系村卫生室王医生,在紧张的处置时间里,老邓开车仅用了20分钟就从村卫生室买来药品。当时,给老人喂药的时候因为水太烫,生怕烫到老人,他们就把水倒在水瓢里降低温度后,给老人一勺一勺地喂水喂药,呕吐出来了,再洗,再喂,躺在床上的杨万秀老人,大滴大滴流眼泪……这场面温馨又感人。
在扶贫的日子里,村民总是热情地喊老邓吃饭,给他送一篮子水果、两颗白菜、几把板栗,那是常事。5组70多岁的方友菊老人,住在路边,老人家每次看到老邓,总是要给他送蔬菜,从春天到冬天,从不间断。看吧,老人给他到田里找菜,都走出了欢快的步伐。老人那幸福开心的笑容里,传递着感恩之情……
“既然做不了大事,就为村民做些修修补补的小事,看到村民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高兴、很踏实。”听吧,老邓说得多诚恳多轻松呀……
老邓的20多个“哥们儿”
憨笑中埋着乡音
在村里,老邓有20多个“哥们儿”。
1组陈进安“安哥”、2组曹传国“国哥”、3组吴康权“权哥”、黄大介“介哥”……
五保老人曹传国年老体弱,自从老邓驻村后,老人不再无依无伴。隔三岔五,老邓就要到“国哥”家坐坐,看看米坛子子,看看油罐子,送些衣服鞋袜。今年6月,老邓还争取县人武部给予帮扶,给老曹送来了席梦思床铺、储物柜、小圆桌和座椅子,让老曹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老邓的铁哥们儿是“权哥”吴康权。
权哥以前说话总有不少牢骚,在当地有些“不安分”,自从和老邓成铁“哥们儿”后,权哥不仅自己不再唠叨了,还时常给有情绪的村民做思想工作。
很多时候,吴康权还在村委会门口就在喊:“老邓在没得,几天没看到哒,好想你哟。”那感情,真是铁呀。
“邓主任,有个事要麻烦哈你。”有事找老邓,村民们思想很统一。
村民的认可充满了暖意……
要是问老邓,驻村真的没有一点小抱怨吗?
回忆一年多的扶贫工作,老邓感悟很多。
刚进村时,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要适应。扯皮拉筋的多,怎么改变?2017年、2018年村里连续两年在全镇考核倒数第一的软弱涣散党支部怎么改变?
工作千头万绪,一点点小抱怨也是有过的,但我是一名退伍不退色的老党员,哪里有困难就要从哪里上,哪能让小抱怨滋生呢?老邓认真地说。
摆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般人面前的事情很多,大家都在看着你,村民也在期待着你。“我认为重点是牵住村支两委这个‘牛鼻子’,突出和村民搞好关系,啥事都好办。我做不了大事,当个村民与村支两委的‘磨心’还是要得的。”
老邓这个“磨心”太值得点赞啦。
2019年,老板厂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得到了红岩寺镇党委政府的表扬,各项扶贫工作在全镇均靠前,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得到很大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扎实推进……
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路上,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而老邓,虽没有闯关夺隘的惊天动地,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脱贫业绩,而他,情真意切的为民情怀和与村民“称兄道弟”的和谐关系,平淡无奇却实难坚守。
其实老邓的歌声也很优美,听吧,老邓最爱唱的《父老乡亲》一直嘹绕在老板厂村。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胡子里长满故事 憨笑中埋着乡音……(编辑蔡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