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林华翔
官店小村1组有个红军洞,这在当地早已是家喻户晓。可是,红军洞口有一口悬棺,悬棺里面安葬一革命战士的遗骸,就没有几人知道了。
2018年7月18日,笔者来到小村走访9名烈士的后代时,大家无意中为我讲述了一个神秘革命人物硝佬儿的故事。
硝佬儿,还是肖佬儿,究竟姓甚名谁,至今无人知晓,当年也只有郭春青一人知道。1932年底,郭春青在湖南桑植白竹坪作战中牺牲后,这个秘密便无从解开了。可是,当提到硝佬儿在红军游击队中对党的忠诚时,却无人不知。硝佬儿当年的主要任务是熬硝,给部队提供军火。他明白,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因而,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为防万一,他早早地备好了棺木,就安放在红军洞的洞口,并且告诉郭春青和战友们,“如果我有一天光荣了,你们就把我放进这口棺木,不要掩埋,不要立碑,就让我躺在这里看到你们胜利的那一天。”
时至今日,这口悬棺按照硝佬儿的嘱托,依旧悬放在红军洞口。
1931年8月,红三军五路参谋长郭春青率部反围剿时,因敌众我寡,几场硬仗打下来后,部队只剩下了30多人。面对人少伤员多的现状,郭春青果断地选择了撤离。退守到什么地方,一时争论不休。红军战士邹永柏建议,退守鸡公山,那里背靠雄虎山,易守难攻,可进可退,加上曾宪文苦心经营多年,粮食和弹药充足。中队长邓昌恒认为,最好是撤到圈儿岩,它三面绝壁,一面深渊,还可以随时出入巴东泗井水。但是,郭春青最终拿定主意,把部队隐蔽到由硝佬儿看管的红军洞。
当郭春青提出这个想法时,队伍一时哗然,都认为红军洞是个死角,无路可退,一旦弹尽粮绝,必死无疑。
郭春青笑着说:“你们还记得硝佬儿吗?你们知道他的任务是什么吗?”看着大家疑惑的眼光,他接着说,“这是贺龙军长安排的一颗重要棋子,不到最危急的时刻,不会轻易启用,今天是该用的时候了。”
原来,贺龙军长认定硝佬儿是一个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人,是绝对能保守军机秘要的人,是一个能够经受住严峻考验的人,就交给了他一项特殊的使命:在秘洞中配制火药,储备粮草。从此,红军洞实际成了秘密的军火库、军需库。
果不出战士们所料,部队刚刚撤进红军洞,就被敌人盯上了。敌人在洞外安营扎寨,虎视眈眈,准备把洞内人员全部困死、饿死。然而七天七夜过去了,洞内30多名将士却安然无恙。敌人久攻不下,无可奈何,被迫撤走。
部队安全转移后,红军洞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郭春青用望远镜看过去,只看到硝佬儿瘦小的背影。
不知何年何月何日,硝佬儿离开了人世,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已渐渐淡忘。
1947年的某一天,邹永柏烈士的儿子邹享登来到红军洞口,发现了硝佬儿的遗骸,迅速跑回村里,邀约张代升烈士的两个儿子张家发和张家学,张开甲烈士的儿子张景发,吴永才烈士的儿子吴立相,一起将遗骨安放进洞口的棺材。英雄的遗愿终于得偿,英雄的魂魄依然固守着这片热土。
离开小村的时候,天快黑了,我怀着万分敬仰的心情,望着红军洞口的悬棺,向这位无名无姓的神秘英雄深深地鞠了一躬。(编辑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