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地名掌故107】业州镇晏公潭的来历

01-28 09:18  

晏公潭是业州镇的一个古地名,现隶属鹰嘴岩小区,位于县城业州大道西端,广润河上游,原建始县化肥厂门前约30米处,现在的七里坪大桥就修建在晏公潭河上。

自古以来,晏公潭就是猫儿坪、杨泗庙、戴陈沟、七里坪以及恩施太阳河、麂子渡一带百姓到建始县城的必经之地。但发源自重庆市奉节县兴隆乡永安村、海拔1740米的四十二坝十里沟的闸木水一路汇集众多河流,蜿蜒而下,流经建始县城广润河段时,河道增宽,水量巨大,在河水的冲击作用下,在县城西端广润河上游,形成了一个又大又深的水潭。平常日子,虽看着水面清澈,但水深不见底,无法涉水过河;一旦洪水季节,只见咆哮而来的黄水直冲入潭中,水花四溅,波涛汹涌,水位上涨,人连潭边都不敢站。也许是财力的原因,也许是建造的不易,官府也一直未在此处建造桥梁,来往行人都要顺河而下,走上六、七里,从县城东头南门大街前的义渡过河,极不方便。

清乾隆年间,晏姓人家自咸宁迁徙来到建始,在潭边买地建房定居。晏家本就家境不错,而这里又是当时城郊著名的水田坝子,晏家买的水田都是当地的良田,加上一家人勤爬苦做,不久就在这里扎下根,也成为当地的较富裕的人户。晏家当家人叫晏爱民,他不仅勤劳,而且为人忠厚朴实,与乡邻的关系处得很好。谁家有困难,只要他能够帮上忙,总是尽心竭力地相帮;春季,有的人家缺少粮食,他也是能帮一斗绝不只帮一升;乡邻家中的红白喜事,他都是要亲自去送礼帮忙。因此,附近的后生小子都尊称他为晏公。

晏家在这里住了几年后,晏公发现了过往行人因河流、深水潭绕道的不便。他想,过往乡亲如此不便,官府为何不在这里设置义渡?于是,他邀约了乡邻中几个年长者,去县衙找知县反映情况,申请设置义渡。到了县衙,谁知知县却叫苦连天,说自己也知道百姓绕行的不便,但自己却是爱莫能助,现在全县境内四处义渡的费用已经让县府捉襟见肘,实在拿不出钱来在城郊再添一处义渡。

晏公本就是一个忠厚的人,听了县令的一番话,认为县令确实有难处,只好与同去的几个人无可奈何地退出了县衙。

回家之后,晏公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他心里思量,既然官府没钱设置义渡,何不乡邻自己集资设一个义渡。晏公是一个心细的人,他并没有马上去找乡邻商量,而是自己先算一算设义渡的开销。设义渡,需要船只,船只还得定期维修;还得安排人,一个人不行,起码得两个人,这是一个体力活,还得会水,老弱的人也不行,得年轻力壮的,付的工资应该够撑船人养活家小。这一算下来,晏公自己也吃了一惊,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附近人家也都不富裕,肯定拿不出来。

晏公虽然把集资设义渡的想法否定了,但这个事情却一直装在心里。一天,他顺着河往上走,走到闸木水,见龙门子、二台子一带的木材顺着水流流到此处河段,被扎成木排,继续顺河水下运。见到这木排,晏公脑子灵光一闪,设义渡为什么非用木船不可,用木排不是一样的吗?他兴冲冲转身往家走,边走边琢磨:扎木排只需买木料、铁丝、铁抓钉,撑竹排只需一根竹篙;再说,也不需专门安排摆渡人,自己就可以充当摆渡人,不必麻烦乡邻们,减轻乡邻的负担。他越想越高兴,不知不觉就哼起了家乡戏—采茶调。

回到家,他马上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说了自己扎木排设义渡的设想,家里人也都同意。说干就干,晏家没有山林,扎木排的木料必须购买,手头又没有现钱,晏公就把自己家在周家湾(原化肥厂主体车间处)一份放水不响(即水源条件好的上等水田)的当家田卖了,然后亲自到高山,买来数十根杉树条,并花大价钱购进了大批铁丝、在铁匠铺定做了一批大铁抓钉。所有的材料运到河边缓坡地带,将杉木编扎成木排。为安全,晏公是一再叮嘱帮忙的人不要吝惜铁丝和铁抓钉,要把木排扎得牢牢的。

木排扎好了,晏公做起了义务摆渡人。无论天晴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有人喊过渡,晏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或放下碗筷,或从床上爬起来,送行人过河。渐渐地,来往的行人也不再绕路,过河的人都习惯性地站在河岸上,高声喊“晏公,过河”,晏公就会高声回答“来哒”,一篙将木排撑开,接送行人。晏公对河流的这一段是了如指掌,无论水深水浅,木排都是稳稳的,过河的人或站在木排上,或坐在木排上,水一点儿都不会溅在身上。有的过渡人不好意思,硬要给晏公一点铜钱,晏公总是笑呵呵地推回去,一文钱都不收。

晏公这一义务摆渡就是几十年,木排都不知拆换了多少次,撑篙撑断了几十根,拆换木排的木料、铁丝、抓钉,都是晏公自己掏钱。晏公几十年用在撑排上的花费,也算不清究竟有多少了。晏公家也并不是很殷实,为了这一张小小的木排,为了方便过往乡邻,晏公总是和子女商量,种好剩下的几亩山田、水田,多收粮、多种菜、多饲养家禽家畜,满足一家人的温饱后,剩余的钱用以解决木排所需用资金。家人虽有时也不理解,认为自己家太吃亏了,但见方便了过往乡邻,见乡邻对晏公和自己家的敬重,加上晏家世世代代就是用忠厚信义、急公好义教育子孙,也就十分支持晏公的举动。几个子女把地里、家里的活全部包了,让晏公一心一意撑木排摆渡。有时还帮晏公撑几趟。乡邻对晏公更是尊敬,晏公家里的活,只要有空,也来搭把手。

晏公义务摆渡的事传开了,人们都知道晏公这个人,都知道晏公是个大善人。后来,不知是谁最先喊开的,人们就将晏公摆渡的这段河面称为“晏公潭”,而河岸两边的地方,也就都喊为晏公潭了。

晏公撑木排摆渡,一直到他去世前。说来也奇怪,晏公常年摆渡在水上,却没有上年纪的人那些常见病,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硬硬朗朗,一直撑篙到七十多。晏公去世了,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吊唁,上山(即下葬)的那天,自发来送晏公的乡邻一眼望不到头。

晏公去世了,但晏公的善举被人们牢牢记在心中。到了嘉庆年间,由乡绅牵头,其余的人出资出力,在晏公潭边建了一座庙宇,庙宇中供奉的就是晏公,人们称其为晏公庙,以示人们不忘其恩德,弘扬其精神。晏公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四时八节,前来祭祀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时间如流水飞逝,到了民国三年(1914),居住于县城北街的绅士刘凤阶,感于晏公的善举,花费巨资,在晏公潭上修建了一座人行木桥,仍然命名为“晏公桥”。

如今,随着现代交通设施的改善,几经改扩建,木桥已被四车道、多跨双曲拱钢架现代桥梁代替,无论广润河涨多大的水,丝毫不影响两岸居民的出行。虽现在的大桥随时代、地名的发展变化不再称为晏公桥,但“晏公潭”、“晏公桥”的名称依然被人们亲切地叫着,晏公的故事也仍然在代代传讲,晏公的精神也将代代继承发扬。

(资料来源:余耀先《建始地名趣谈》手稿  故事撰写:邱晓平)(编辑李小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