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毅
序言:今年12月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次盛会和这个时间节点,更不应该忘记领导这场伟大改革的邓小平同志。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关键时刻,历史需要高超的设计师和卓越的操作手。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亿万中国人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向各方面的改革。中国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笔者作为一个党史爱好者,一个六0后,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是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者。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笔者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历史选择了邓小平》等权威专著,综合整理《改革开放40年,念记伟人邓小平》三篇文章,以此回望改革开放历程,缅怀伟人邓小平并重温他的改革理论。
否定“两个凡是”,把国人从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 1976年10月,时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华国锋同志与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道,断然采取措施,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摧毁了这一祸国殃民的团伙,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实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亿万人民同庆胜利。
喜庆之余,面对当时百废待兴、百业待新的局面,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新一届党中央尤其是主要领导人的身上,期待他能带领全国人民拨乱反正,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藩篱,集中精力进行“四化”建设。当时民间流传顺口溜,“停止批邓,人心大顺;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生产很狠抓,人心乐开花。”
但是,“两个凡是”的提出,犹如一盆冷水泼向人们喜庆的心头,顿时人们的心又紧缩了、下沉了。“两个凡是”犹如一道新的“紧箍咒”,很多方面束缚了国人的手脚。
面对拨乱反正工作举步维艰的局面,党内许多同志毅然起来抵制。率先起来反对的是尚未恢复工作的邓小平。1977年4月10日,他写信给华国锋、叶剑英和党中央,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这封信虽未直接批评“两个凡是”,但是提出了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事业的正确主张,实际上已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严格分开。
“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论断的提出,在当时国内外均引起异常强烈反响。随后,一些突破“两个凡是”的文章在思想理论界开始出现。在这一背景下,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重磅推出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文一发表,即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反对的,有赞同支持的。据记载,就在《人民日报》转载这篇文章的当天夜里11点,值班总编接到一个电话,指责“这篇文章犯了方向性错误”,同时,新华社负责人也接到了类似电话。
关键时刻,还是小平同志站了出来,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他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1978年7月22日,他在同胡耀邦谈话时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犹如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浪;犹如春风,吹醒了冬眠于“两个凡是”中的人们;犹如磁铁,吸引了全国各地、各领域的人们;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取代了权力标准、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拉开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帷幕。(编辑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