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地名掌故76】瓢水井的传说

12-11 08:56  

长梁乡的黄岩村,有一座山叫黄岩山,在这座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地方名叫“瓢水井”,关于这地名,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建始县归属四川的夔州府管辖,因此与巫山、奉节等地往来频繁,建始县北境至巫山的一条大路就经过黄岩的瓢水井。

瓢水井地势较为平坦,来来往往的人都喜欢在这里歇脚(休息一下)。然而,这个地方美中不足的是十分缺水,当地的百姓平时只能到七八里路外的小山溪里去挑水。由于山路曲折陡峭,老人妇孺根本挑不回水,即使是青壮男子,一个上午也只能挑两三担水,因此当地流传着“宁请一餐饭,不请一碗水”的民谣。

瓢水井这个地方住着一户姓向的人家,家里只有母子两人,母亲年近花甲,儿子将近“而立”。这母子俩为人朴实,心地善良,尤其是老母亲慈祥仁爱,儿子勤劳本份,深受乡邻称道。他们在瓢水井的住房虽是茅舍柴扉,但由于母子俩待人热情,因此去去来来的人都喜欢到他们家里歇脚,尽管这里滴水金贵,但母子两还是尽量省出水来供给来往歇脚的人饮用。日子一长,很多来往的人都和他们母子熟悉了。这些人喝了他们的水,给钱又不收,就带一些日常用品送给母子俩。更有人看到母子俩仅靠儿子在山洼洼里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十分艰难,就给母子俩出主意,建议他们开一间茶馆,儿子挑水,母亲烧茶,收取一点辛苦费以解决生计。开始母子俩还觉得卖水卖茶收人钱财不好意思,后来劝他们的人多了,有人还给他们买了茶具、茶叶赊给他们,于是就开起了茶馆。由于母子俩人缘好、收费少,生意十分红火,不仅为来往的客人解决了饮水的困难,母子俩的生计也有了保障。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茶馆开了还不到两年就遇到大旱,而且是伏旱连秋旱,庄稼颗粒无收,山货特产干死殆尽。原来来往的客商十不剩一,茶馆生意顿时萧条。母子俩也只好和乡邻们一样靠吃草根、啃树皮维持生活。这样的日子儿子还勉强抗得住,年迈的母亲就十分难捱了。儿子眼看着母亲浑身浮肿、有气无力的样子,心里十分焦急,于是就决定把家里能卖钱的东西拿到巫山城里去卖掉,好买一点米给母亲熬稀饭。

第二天,他天不亮就背上准备好的东西出发了,到巫山城里后千求万求,总算把带的东西卖掉,又到米行去买了一点米,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赶回家。

他一到家就连忙淘米烧水,给母亲熬煮稀饭。稀饭煮好后,他盛了一碗就给母亲送去。正在这时,忽听“扑通”一声,他急忙放好稀饭,赶到门口一看,一个白头发、白眉毛、白胡须的老者倒在地上。他没有多想就半拖半抱,把老者抱到自己的床上放好,这才开口向老者询问。谁知叫了几声,只看见老者嘴唇不断的动,但就是发不出声音来。这时他的妈妈也拖着病躯走到老者面前,低头一看,只见老者浑身浮肿,嘴唇干裂,知道老人一定是又饿又渴,急忙叫儿子倒了一碗温水,慢慢给老者灌下肚去。隔了一会儿,老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才睁了一下眼,然而仍然说不出话来。母亲又叫儿子去把盛给她的稀饭拿来,一勺一勺地喂给老者。一碗稀饭下肚,老者这才呼吸略为均匀,眼睛也睁开了,嘴里有气无力地说着“还要稀饭”。儿子知道稀饭最多还有大半碗,如果全给老者吃了,母亲怎么办呢?母亲可是好久没看见一颗米粒了啊!母亲知道儿子在想什么,连忙说:“儿子,救人要紧,快去把稀饭全盛来。”儿子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奄奄一息的老者,连忙又去把剩下的稀饭全部盛来喂给了老者。这时,老者脸上才略有微汗,脸色也略微好转。接着老者就在向家母子家里休养了几天,直到老人自己能下地活动。向家母子尽其所有伺候老者,不仅没有半丝厌情,还一再挽留老者多住几天,待康复后再走。

过了几天,老者对向家母子说:“你们救了我的命,你们是实诚的善良人,我要走了,无以为报,我在你们屋后的岩墩上给你们留了一个纪念的东西,等我走后你们就去看一看。”说完,转身离去,母子俩还未来得及送客,老者就不见了。母子俩连忙到屋后一看,只见岩墩上多了一个水瓢大小的石窝,石窝里储满了又清又凉的水。他们掬水一尝,只觉得这水又甜又凉,真是甘之如饴,清咽利喉。而且更奇怪的是,这石窝里的水虽然每次只能舀一瓢,但舀一瓢后石窝里的水马上又满了,而且满了就不再涨,水一点儿也没有溢出。母子俩真是又惊又喜,这才明白老者不是普通人。他们连忙把这一喜讯告诉了乡邻,乡邻都说是他们的善良使神灵显现,使乡邻们摆脱了缺水的困扰。从此这一带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到远处去挑水了。

过了不久,旱情就解除了。第二年随着粮食和土特产品的丰收,来往的客商又逐渐多起来,母子俩又重新开起了茶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因岩墩上的水井一次只能舀一瓢水,人们就管这个地方叫“瓢水井”。(资料搜集:曹忠贵 黄继波 张绍国   故事撰写:戴凤庭)(编辑黎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