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地名掌故41】校场坝“字库”轶闻

10-24 08:45  

花坪镇校场坝村的校场坝,是一个面积达600余亩的山间平坝。在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有两家姓戴的和一家姓向的人来到这里落业定居。其后又不断迁入人口,这个地方便不断发展起来。

这地方不仅地势平坦,而且山好水好,地处交通要道,因此,民国年间政府就将这里作为训练新兵的场所。凡从景阳、花坪、石马、唐坪等地抓来的壮丁,都要集中此地,训练数月后才送往前线。坝中整日传来兵丁们的操练口令声,为此人们就将这里叫作“校场坝”。

政府在此练兵,虽然负责训练的官员、教官乃至所征之兵丁不乏凶横强悍之徒,强卖强拿,给该地百姓带来一些麻烦,但客观上也促使了商贸、手工业的兴起,推动了该地的发展,故这里的经济较他乡发展更快。乡民们不仅大力发展农耕、开设商铺、兴办手工作坊,而且兴办学校、教育子弟。这里不仅开办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私塾学堂,而且形成了尊重教育、重视文化、爱惜文字书籍的良好乡风,且一直传承至今。修建宝塔“字库”,就是这良好乡风的体现。

据当地老年人介绍,最早来到这里的戴家和向家,都是以“耕读为本、勤俭守礼”为立家之本。“近朱者赤”,后来的其他姓氏,在这两姓人家的影响下,潜移默化,也形成了崇尚礼节、尊重文化、勤劳节俭等良好习俗。“字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的。

当时该地的小孩子,入私塾读书的较多;到该地训练新兵的教官,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读书人。小孩习字、官府张贴文告,再加上带到这里的报纸,废旧纸张是不少的。该地长期形成了敬惜字纸、崇文尚礼的习俗,认为随处丢弃字纸是对文化、对老祖宗的大不敬。为规范乡人,当地大户出钱、小户贫民出力,在人户比较集中的地方,修造了高达三丈有余、呈八面体的一座宝塔,专门用作藏焚废旧的字纸、书报,并将这宝塔命名为“字库”,这就是在他乡少见的校场坝“字库”的来由。

字库建立后,当地乡民集中讨论,制定了关于珍惜字纸的乡规民约,明文规定:不许用废旧字纸、书报作手纸;不许随地乱扔字纸;见地上有字纸,必须捡拾,集中之后送到字库。违者处以无偿打扫学校清洁卫生十天的惩罚。还规定废旧字纸、书报送入字库之事,只能由男人负责,女人不仅不能负责此事,而且不得进入字库。

字库建立,乡规民约制定,加上乡风淳朴,乡民待人有礼,一时间,提起校场坝,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训练新兵的场面,而是高高的字库,而乡民也因字库而骄傲、自律。

新中国建立后,这字库宝塔一直保存完好,人们也照样敬惜字纸,在字库焚烧文房弃物。直到“文革”初期“破四旧”时,这字库宝塔才被拆除。但崇尚文化、敬惜字纸的习俗在这里仍然被传承下来。

(资料搜集:刘统轩、黄继波、张绍国   故事撰写:戴凤庭)(编辑樊淑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