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镇干沟村一组,有史以来就有一口远近闻名的水井。这水井由于地处高坪镇境内花石板至干沟严重缺水带和古盐道上,因此,就显得尤为珍贵,尤为稀罕。加上其水质清凉、口味甘甜,过往行人只要走到这里,都要在此饮水小憩。周边的乡民,更是全靠这井水解决日常用水所需。这口井的形状酷似一个长方体的箱子,人们就因形而名,将之称为“箱子井”,这井所在之地也就跟着被叫作了“箱子井”。
相传,因为这里有这一眼好水井,且山青地沃,因此,远在明末清初时期,就有郭氏族人在郭祖纯的带领下,从山西太原来到这里定居。这郭氏族人天性乐观,尽管初来乍到,条件艰苦,但他们总是以笑容面对生活。无论是田间劳作,或是在家休息,都喜欢随口唱上几句。或高歌,或低吟;或独歌,或合唱。所唱调门和歌词也大多是随心所欲,见物唱物,见人咏人,既抒发心中所想,更唱出心情所在。尤其在逢年过节亲朋相聚之际,为增添喜庆,大家更是必得唱上几曲、跳上几阵方才罢休,因此,有人就把他们这种娱乐方式称之为“闹年歌舞”。
后来,这一带的老人逝世后,为了弱化失去亲人的悲哀之情,主人家在大夜(土家语,即亡者出殡日前夜)之时,请郭氏族人唱闹年歌,跳闹年舞。虽然是死了老人而唱跳,但当地称老人逝世为“白喜事”,因此,其唱腔和歌词仍以欢乐和戏谑为主,而在每一段唱词中间和唱词结尾,加上一句“撒哟嗬”,同时以鼓乐、唢呐相伴,因此,人们又将“闹年歌舞”改称为打“撒哟嗬”,而且打“撒哟嗬”就逐渐取代了“闹年歌舞”之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打“撒哟嗬”的丧葬歌舞,就成为当地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并在整个鄂西山区普及开来,而且也形成了一些定式曲牌的歌词,唱的内容大多是歌咏男欢女爱的题材。如:
《摘葡萄歌》的歌词是:
这山望着那山高,山上的葡萄摘不到。
看到的姑娘拢不到身,撒哟嗬,
急得哥哥睡不着觉。
《二月歌》的歌词是:
二月二十多,男打姐门过。
拿条扁担把路拦,撒哟嗬,
姐有话要说。
《三月歌》的歌词是:
三月二十三,郎去姐心伤。
好比鸳鸯拆了伴,撒哟嗬,
叫奴怎么办?
除了打“撒哟嗬”,在箱子井还盛行“南乡锣鼓”鼓乐。据郭氏打“撒哟嗬”第四代传人郭隆直介绍:郭氏族人在箱子井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有一年,河南很多地方被黄河之水淹没,大量河南人外出逃荒。其中有一个人逃到了箱子井,来到郭家,本想在郭家门前台阶上坐下休息一会,也许是又饿又累,坐下后竟昏死过去。郭家人看见这人昏过去了,立即把他弄到屋里,一边给他掐人中,一边让他在火边取暖,同时熬制姜汤给其喂饮。过了好大一会儿,这人才醒转过来。一问,才知道他姓单,是从河南逃荒而来。郭家人见他身体虚弱,就将其留在家中休养。休养期间待如家人,绝不怠慢。这姓单的人看见郭家人不仅性喜娱乐,而且心地善良,想到自已无以为报,就决定将自己会吹唢呐、会打河南“南乡锣鼓”的一身技艺,传授给郭氏族人,并将随身所带的在竹篾片上书写的鼓乐、唢呐曲谱《弓尺谱》相赠。自此,郭氏族人不仅成为打“撒哟嗬”的创始人,也成为建始境内会打河南“南乡锣鼓”的第一家。郭家人为纪念单师傅传艺之德,一直将这套锣鼓称为“南乡锣鼓”,至今未改,这大概就是箱子井这地方地处建始东乡,而该地郭氏所打鼓乐却称之为“南乡锣鼓”的原因吧。
“南乡锣鼓”主要根据用途和所用乐器,分为四种不同的曲目。一是“行锣鼓”,即边走边吹打的;二是“坐堂锣鼓”,即在固定场所吹打的曲目;三是“丝弦锣鼓”,即在吹打乐器之外,又加上弦乐器演奏的曲目;四是“围鼓”,即集吹、打、唱、跳为一体的曲目。
箱子井郭氏所创打的“撒哟嗬”和传承自河南的“南乡锣鼓”,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已传四代。第一代创始人是郭祖纯;第二代传承人是郭德猛;第三代传承人为郭自炎;第四代传承人是郭隆直。
新中国建立后,这里的民间文艺得到进一步发展。1958年,箱子井郭氏族人所创打“撒哟嗬”和传承的“南乡锣鼓”,被选为代表恩施地区到北京参加“百花齐放”民族歌舞展演的节目。出席乐队共计8人,由郭自炎、郭自军带队。他们以独特的表演形式、以精纯的表演技艺,赢得大赛的铜质奖牌,还获得大小各一支的铜制唢呐奖品,且荣幸地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国家领导人合影。现在,《闹灵歌》已经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隆直为了把这一民间艺术推广开来,一直坚持亲自带徒传艺。经过他几十年的努力,已培训出42支乐队,共达400余人。这些乐队主要分布在巴东的鹞鹰坪、水洞坪、岳会、支荆河、野三坝、大支坪,建始的花坪、龙坪、茅田、高坪、红岩等地。而今,无论逢年过节,还是百姓家的红白喜事,经常可以看见这些乐队活跃于集市、乡村。
(资料搜集:陈宏庭、黄继波、张绍国 故事撰写:戴凤庭)(编辑樊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