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建始境内分布着若干条古道,这些古道,既是人行大道,又是盐大道。从建始前往夔州府,要经过现高坪镇干沟村,有一条古盐道就在现四组境内。古盐道经过一处山间狭槽,这狭槽呈“V”型,上宽下窄,行人走到此处,要从一边的山腰下行到狭槽的底部,再爬上对面的山腰,才能继续前行。一上一下,多走了很多路,尤其是背着货物从此经过的脚夫,更是苦不堪言。因此,人们每每走到这里时,都祈祷老天开眼、菩萨显灵,能够有一座桥梁直通两边山腰,使狭槽变坦途,以减轻路人上下攀爬之苦。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捐资修桥?只因该山槽两边并无人居住,且修桥的难度很大,故人们只想着求助上天神灵。
也许是众心感天,谁也想不到,果然天从人愿,忽然有一天,这狭槽竟出现了一座石拱桥。路过的行人、脚夫只见这拱桥横跨两山腰间,人们不敢相信,以为是幻境,胆大的伸出脚探探,实打实的石头桥面。最早见到这桥的人,扑通跪倒在桥边,向老天爷叩头;更有人在背的货物中取出香烛,焚香燃烛,感谢上天与各路神仙。自此,过往之人不需再下到狭槽底部后往上爬,从桥上直达对面山腰,大大减轻了行人、尤其是背负重荷的脚夫的劳苦。
人们始终不知何人何时建造此桥,虽然后来有好事者极力打探这座桥的来历,却一直没有找到。观察这座桥,那石拱就似从两边山腰的岩石中长出来一样,在桥面中部,还能隐隐辨出连接的痕迹,且连接时力道极大,缝不是一条直线,弯弯曲曲的。在短时间内,造出这样一座石拱桥,两边山腰又没有施工的痕迹,看来,也只能解释为是山神体谅行人的辛苦,让山体自然生出来这样一座桥。因此,人们就将这座桥称之为“天生桥”,而这桥所在的狭槽之地,也就跟着被称为“天生桥”了。
这座至今不知是谁修建的桥梁,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完好无损,直至修建“高—三”(高坪镇—三里坝)公路时,才被掩埋于公路之下,这座桥梁虽然再也看不见了,但这地方仍然被人们叫作“天生桥”。
(资料搜集:陈宏庭、黄继波、张绍国 故事撰写:戴凤庭)(编辑樊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