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 尖刀班点燃扶贫激情与梦想

09-27 21:37  

——记建始一中驻官店镇百草池村扶贫工作二三事

特约记者冯平  通讯员金鹏飞

最初的梦想,我们总是幻想得太美好。

当我们来到百草池村才发现,这里的贫困状况,不是一般人想象的。

但是,我们没有退却,而是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并暗下决心要为百草池村办几件实事。

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我们驻村尖刀班仍一如既往地奋斗着……

建始一中驻官店镇百草池村扶贫工作第一书记吴承宪如实地说道。

推进帮扶责任 情牵驻村百姓

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建始县第一中学在官店镇百草池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县一中扶贫工作队深入百草池村,进村入户,挨门逐户走访摸底,了解村况民情,明确扶贫责任人。通过走访调查,结合工作实际,实行一人三户,责任到人,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做好事。

据了解,官店镇百草池村有10个村民小组,303户,1078人。长期以来,崇山峻岭无情地隔挡了这里村民与山外大世界、大市场的联系,严重地阻滞着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据了解,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8户536人。其中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年度共脱贫38户126人,2018年预脱贫130 户410人,边缘户12户42人,存疑户5户15人。

自驻村扶贫工作队上任伊始,他们就轻车简从,一头扎进村里,和村支两委共同摸家底、定计划、谋良策,把发展规划落实在帮扶行动上,让驻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开花结果。驻村尖刀班班长吴承宪深有感触地说,“经过和大家一年的共同努力,该村水泥路已全部硬化,达到了组组相通。该村产业路3公里(7、8、9组)正在修建,余下9公里砂石路正在施工中;4G网络基础工程铁塔建设基本完工;该村安全电网有保障,安全饮水覆盖率为90%;我们尖刀班只想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让该村的基础设施尽快得到提升,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

干群融为一体  相缝相亲一家

县一中扶贫工作队明白,要让脱贫的惠风吹进这贫穷封闭的大山,需要有百倍的坚韧,需要有千倍的努力。今年以来,县一中扶贫工作队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狠抓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脱贫规划,在特色产业上,根据扶贫对象产业基础、劳动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可行性强、具特色的产业增收致富项目,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全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村民说,在百草池村,驻村帮扶教师是一根蜡烛,他们把自己全部的身心点燃,用来照亮和温暖那些贫困户的心灵。据了解,该村全村共有劳力理论人员505人,州内务工的35人,州外省内的 162 人,省外务工308人。其中贫困户务工人员172人,省内51人,省外121人。该村支书姜德印说:“尖刀班有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他们动真情,扶真贫,攀穷亲,真扶贫,精神令人敬佩。不光老百姓感谢他们,我们这些村干部也依赖他们。”

县一中驻村分管领导向远安告诉我们,“尖刀班和村支两委的同志虽然做了一些实事,但他们懂得扶贫更要扶智的道理,所以平时的工作中,大家更多的是对老百姓进行思想上的帮扶,让他们既要懂得感党恩,更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据了解,全村有学生182人,其中学前教育23人,小学阶段78人,中学阶段37 人,高中阶段22人(其中普通高中的20人,高职高专的2人),大学阶段20人,研究生1人,享受政策的情况是:贫困户除在竹溪沟幼儿园读书的外全部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

帮扶植入情怀 点燃奋斗火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粒火种,有人苦守一生也没能点燃火种,有的人却幸运的燃烧绽放。在百草池村,扶贫工作队既是点燃火种的人,又是燃烧绽放的灯盏。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常会拨动我们的心弦。四组村民龙世明见面就开始念叨帮扶人姚宏文平时带米带面、送钱送被褥的好,继而又开始提起了“意见”:“这些帮扶干部什么都好,就是一宗事不好,生怕来了找麻烦,连饭也不吃我们的,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我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把一中的帮扶干部请到家里吃顿猪蹄子。”

6月下旬,因夏天暴雨频发,驻村尖刀班考虑到留守老人的住房安全,一天,吴承宪带领姜德印、李先明、余振齐、向正万等尖刀班成员来到8组最偏僻滑坡地带、当时还未搬迁的余文英老人家,察看灾情、地质险情,发现房屋后檐垮塌,驻村尖刀班见状,迅速拿出方案,帮她把床铺、室内用品、衣物、日常用具、粮食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并及时召开尖刀班与村支两委会议,确定将余文英老人家的住房安置到该村龙潭坪小区。同时,打电话通知其子女,修缮8组的现有住房,确保入住前,余文英老人住房安全。余文英老人抹着眼泪向驻村尖刀班成员说道,“有这些好领导,真是我们的福份啊,我是打心眼里感激党和政府。”

在村委会,尖刀班成员李先明向我们讲了一个故事。7月上旬,邓海松、刘纯凯、姜德印来到4组贫困户柳运平家走访,因他母亲向宏翠年岁已高,腿患残疾,不能站立,不能行走,所以驻村尖刀班来她家时,向宏翠一人在家,不能起身为他们找烟倒茶。当时,驻村尖刀班给他宣讲贫困户所享有的惠民政策及相关惠民措施,随之踏勘房前屋后,尖刀班离开她家时,向宏翠紧紧握住邓海松,激动得痛哭流涕,说道,“感谢你们领导干部,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一中领导和老师们,感谢你们帮扶工作队。”据刘纯凯回忆,尖刀班成员走半里路远了,还听得见向宏翠在家激动得大哭的声音。

说起结对帮扶,4组贫困户柳运平热泪盈眶,说道,“吴承宪就像个‘演员’,一边要为上级分忧,一边又要为百姓解愁,在我们百姓眼中,吴承宪和姜德印两位书记就是两头牛,他们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经风历雨作为 保驾护航有我

8月初,驻片书记文自军、尖刀班成员吴承宪、姜德印、李先明冒雨骑着摩托车,到该村5组五保户范玉阶家,因他住房陈旧,不愿搬离原址到集中安置点,他们多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宣传相关政策,可范玉阶就是不听劝告,无可奈何之下,驻村尖刀班只好在吴承宪的带领下,找来工匠向正龙,帮他家设计造价、维修翻新,改厕改厨、改危房,使之达到住房安全有保障,改善他的人居环境。

8月下旬,驻村尖刀班送该村疑似精神病人到恩施州优抚医院去检查,当天拂晓,吴承宪和刘纯凯到该村4组刘书梅家,因她身体原因,不愿进城检查,当时吴承宪用聊天、拉家常的方式引导她,想办法,接她到村委会集中点。拉家常时,刘书梅回想起十多年前外出务工的事,说,“城里有飞机,有热气球,城里很好玩。”吴成宪老师见状,随机说,“是的,城里很好玩,我们尖刀班今天就是来接你去城里看飞机,看热气球的。”尖刀班就是用这种聊天的方式,把该村四、五个疑似精神病人,一个个集中到村委会,再送到州城医院的。

9组贫困户汪本友,今年54岁,据了解,他老婆六年前已故,家里十分困难,一贫如洗,交通条件极端落后,离组级毛公路还有一里多路,六月中旬的一天,驻村尖刀班听说汪本友因胃癌去世了,当时,吴承宪、邓海松、刘纯凯、姜德印等尖刀班成员连夜冒着雨来到他家,帮助处理后事。据了解,汪本友家仅有汪后才、汪后清两个儿子,小儿子还在本镇就读初一。吴承宪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对汪后清说,“你父亲虽然不幸去世,但是党的政策和驻村尖刀班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你们搬迁到集中安置小区居住,政策依旧享受。”邓海松接着说,“汪后清刚读初一,你各门功课的知识,我来帮你义务辅导,望你兄弟两早日走出亡父的阴影,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将来用知识改变贫困的家庭。”

开启大爱模式  要让信任先行

2018年春节前夕,姚校长一行到姜德功家中进行节前慰问,当看到姜德功家中一贫如洗,他本人用草绳子做腰带时动容的说:在当前各地生活水准提高的情况下,百草池仍有如此贫困的村民,我们帮扶单位做的还是太少。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都要切实想办法,我们党员同志要带头,为解决他家的问题多出力。

从结对帮扶官店镇百草池村开始,我们就注意到这样一个村民:她总是在各种会议场合出现,拿着一个破旧的方便袋,里面貌似装着一些皱巴巴的资料,逢人就讲但是总也听不清楚讲的是什么。通过向村支两委了解,我们知悉她叫张腊秀,是该村4组的贫困户。张腊秀一家4口人,丈夫姜德功属肢体残疾人并有智力障碍,一对儿女智力也明显存在问题,她本人疑似精神病患者(后经专业鉴定为智力障碍),一直向村里反映的是家庭住房问题。

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驻村工作队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经过现场查看鉴定,她家中住房属于D级危房,符合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队员们首先想到的是实行集中安置,但很快就发现存在这样三个问题:一是2016年集中安置的贫困户已经锁定,安置房建设工程早已启动;二是有将搬入安置小区的贫困户听说她可能入住,前来驻村工作队反映:如果张腊秀一家进来,小区将怨声载道(原因是张腊秀精神有问题,总是揪住别人说话不放手);三是如果最终入住小区,其一家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将很难保障。

驻村工作队在一次工作汇报中提及此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姚宏文说:能不能像我的帮扶户龙世润那样实行分散安置?想法一出,工作队迅速联系官店镇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商,经与姜德功商议,确定此安置方案。方案确定后,另一个问题出现:姜德功一家无法拿出拆旧及平整地基需要的资金(核算为2万元)。学校领导迅速就资金难题作出答复:通过社会扶贫网向学校教职工发出爱心帮扶请求。在学校扶贫办和“尖刀班”的共同努力下,在教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2万元善款很快筹集到位。姜德功危房拆除动工时,其妻张腊秀给“尖刀班”送来了她从山上采摘的野樱桃,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打造脱贫攻坚 放大帮扶效应

“现在不光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阵地建设和产业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村书记姜德印指着正在建设之中的党员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说,“为了让这个村的群众有一个像样的活动中心,县一中硬是付出大量心血,他们的校领导姚宏文校长经常来施工地指导工作,他的真情实意鼓励着我们,也感染了我们,总觉得村里的工作不抓好,我们就对不起各级各部门的领导。”

讲起村里的基础设施,驻村分管领导向远安有讲不完的话语,除了水电路网,讲得最多的还是县一中在帮扶工作中的一点一滴,他说,“让该村老百姓有良好的休闲场所,党员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之中;村卫生室已完工,即将交付使用。全村水库投入使用一座1000立方,正建一个100立方;高压电网改造完成,入户低压改造正在进行;该村7、8、9组3公里的产业路正在修建,余下9公里砂石路正在施工中;4G网络基础工程铁塔建设基本完工;龙潭坪小区集中安置点可容42户133人,现已经搬迁入住39户121人;10个单人户的小高层正在施工之中;茶厂、光伏电站的铲平工程正在施工之中;200亩茶苗正在询价。”

党员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修建好后,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办公条件,新建的卫生室,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就医。驻村尖刀班成员王伟站在集中安置小区的场坝上,指着面前平整洁净的水泥路微笑着说,“每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村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不约而同的出来散步了,这时候,公路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村民们高兴,我们也感觉很舒坦。”

问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吴承宪又掰着指头数落起来:“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现在该村在种植业上,主导产业长效的有漆树、甜柿 ,漆树50亩、甜柿100亩;短效的有100亩药材和100亩蒜苗。其中贫困户 102 户,覆盖率是60%。本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暂没有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链接机制。围绕产业发展,享受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的有3户,其中,普惠贷3户。”

引领百姓泼墨   缕缕春风是歌

县一中扶贫工作队着力加强百草池村级党建,配合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召开村支委会、村支部大会和村民代表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主部主题党日”,将百草池村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村务公开等具体工作融入活动之中,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建设,把有能力、有知识、懂科技、愿意扎根本村创业发展的年轻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党员代表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踊跃性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较大的增强。

协助该村村支“两委”,实施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活动,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建好卫生示范村,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坚持扶贫和扶志相结合、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强化扶贫对象造血功能,激发群众靠自主创业、自主创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采取“进村入户、联户对接、田间办公”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

建好安置小区,达到“搬得进来,住得下去,生活改善”的目的。前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成绩卓著,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并得到该村百姓的高度赞扬。接下来的工作,将采取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措施。对该村的特别困难户的情况及采取的帮扶措施在该村进行公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离开百草池村时,已是下午五点多了,此时,山边的最后一抹阳光,像靓丽的少女一般温柔、恬静,正缓缓地退去,透过茫茫起伏的群山与百草池相依相守。

(实习编辑 蒋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