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米洞是业州镇白蜡树社区的一个居民点。地处白蜡树社区东南部,距居民委员会驻地2.5千米。东临王河坡,南邻金家梁子,西靠茅草坝,北连白蜡树。居民姓氏有余、龙、谭姓,以余姓为主,多为汉族和土家族。
这个居民点为何以化米洞为地名?说起来,这个地名已经有了三百多年历史了。原来,该居民点内有一个小山包,当地人叫它狮子包,无非是形状似一只雄狮罢了。这狮子包不高大,并不是什么名山。现在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山名。狮子包下有个溶洞,在建始县境内,溶洞随处可见,也并不稀奇。这个溶洞洞口内右侧有个石窝,按说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洞内有石窝,在建始县境内的溶洞中,太普遍了。笔者小时候跟随父母住在罗三湾,罗三湾有一个洞叫清洞,洞中的泉水清澈甘甜,当地人在洞口修建了一口水井,供整个罗三湾生活用水,这清洞里面就是一个石窝连着一个石窝。但狮子包山下这个溶洞中的石窝却颇有来历,很有名气。若要追溯石窝的来历,时间的长镜头就得聚焦到明朝了。
明朝万历年间,王玉峰禅师自四川峨嵋山来到建始,在县城南边凤冠山石通洞修行炼丹。这玉峰禅师是一个有道高僧,在瘟疫流行时,不避虎豹虫蛇,亲自进入深山老林,采挖草药,煎熬汤药,施与百姓,控制住了瘟疫,解救了百姓。建始百姓对玉峰禅师是感恩戴德,并将城南出入县城的一个关隘取名“玉峰口”。瘟疫之后,玉峰禅师在修行炼丹之余,常到四里八乡走走看看,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苦行。一天,玉峰禅师行至白蜡树,乡民见玉峰禅师到了,纷纷跪下,求禅师救苦救难,禅师让乡民起身,仔细询问他们,才知道这些乡民因为瘟疫、虫灾,颗粒无收,已经断粮,靠吃糠咽草勉强度日,眼看活不下去了。
玉峰禅师看着这些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乡民,难过地长叹了一口气,对乡民说:“你们先回家去,让贫僧想想办法。”乡民离开后,玉峰禅师又在该地转悠,发现了狮子包下的这个溶洞。禅师在洞口看了看,这个溶洞洞口有一人多高,较宽敞,进洞不远,又有支洞,曲折幽深,在洞口根本无法看到洞底,靠近洞口的洞壁也还干燥。禅师看了看,就离开了。
乡民见禅师什么也没做就离开了,大惑不解,但出于对禅师的尊敬,却也没有抱怨什么。第二天晚上,该地的乡民几乎都做了这样一个梦:狮子包下有一个溶洞,进洞两步,右侧有一个石窝,石窝中盛着颗粒晶莹的大米。第二天,大家凑在一起,说起了这个梦,都觉得稀奇,但因为是梦,并没有多少人当真。唯有一个小孩子,听了大人们说的这个梦,因为太饿,就来到这溶洞。进洞一看,右侧果然有一个石窝,石窝中果然盛放着大米,小孩子饿极了,抓起一把米就塞进了嘴中,使劲咀嚼。然后又将自己衣服上的几个荷包都装满了米。小孩子回家把米倒出来,将米的来源告诉了吃惊的父母。父母也想起了做的梦,马上就跑到这个溶洞,见到了这个石窝,见石窝中又是一满窝米。父亲说,我们这里的人都做了这个梦,肯定是哪个神仙来搭救我们的,赶快去喊其他人,来这里取米。母亲却说,就这么大一个石窝,这么多人,够吗?小孩子却早已经跑出洞去喊人了。一会儿,大家都聚到了洞外,按照来的先后顺序排着队,依次到石窝取米。大家见石窝不大,前面取米的人总是只舀半碗米就退出洞,让后面的人接着舀。说来也怪,每个乡民都舀了半碗米,那石窝中却总是那么一窝米,不见减少。
当天,每家都靠这半碗米,加上野菜熬成粥,吃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唯一一顿饱饭。也就在这天晚上,乡民们又做了一个同样的梦:玉峰禅师站在洞口,对他们说,这石窝是自己凿的,石窝中的大米是给他们度过饥荒年的。今天见大家取米时,都想着别人,没有人只顾自己,甚感欣慰;并说,乡民每天可取米一次,且尽管按自己家每天所需取米。第二天,所有乡民又凑在一起,说起了自己做的梦,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玉峰禅师普救乡民。大家都对着石通洞的方向跪下来,叩首感谢玉峰禅师的活命之恩。
从这以后,将近半年的时间,乡民都在石窝中取米,直到秋粮成熟。说来也怪,看似小小的一个石窝,从中取米,一个人也只刚够吃,上百人也能吃饱。春荒最严重时,虽然每天只能取米一次,但这里的乡民还是将自己取的米拿出来接济附近的乡邻,救助从外地逃荒经过这里的灾民。无论当地缺粮到何种程度,也从没有乡民动过从石窝取粮出售的念头。同时,大家记着禅师的话,这石窝中的大米是帮助他们度过灾荒年的,所以,在吃饱饭以后,在土地上付出了更多的汗水,精耕细作,这年的秋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粮食丰收了,家家粮仓中储满了粮食。一天,乡民邀约在一起,拿着香烛,带着新粮,来到溶洞口,燃起香烛,摆上新粮,虔诚地对着洞口内侧的石窝叩首,感谢玉峰禅师让所有人不仅度过了灾荒年,还获得了大丰收。
说也真奇怪,这石窝居然知道自己的使命已完成,乡民祭拜之后,石窝中就没有一颗大米了。当地乡民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禅师救人的功德,就将这个洞称作“化米洞”,并把自己居住的这个地方也叫作“化米洞”。
没过几年,该地又遭受了旱灾,大灾之年,化米洞的石窝里又出现了颗粒晶莹的大米,仍然是每家每天只能取一次米,若有人贪心,早上取了米,晚上又去取,则只能见到一个空石窝。过往的饥民,也到石窝中去取米,化米洞一下子就传扬开来。听说这个石窝里每天只能取一次米,有一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动起了歪脑筋,他想:只能取一次米,我把石窝凿大一点,不就是可以取很多的米了,吃不完,不就可以用米换酒喝了!办法想好了,在一个夜晚,二流子趁所有人都睡熟了,带上钻子、锤子等工具,带上火把,来到化米洞。他将火把插到洞壁的缝隙里,借着火把的光亮,打量了一下石窝,比划了一下大小,左手持钻子于洞壁,右手拿锤对着钻子敲去。一锤下去,洞壁上连白印都没有留下一道;二流子认为是力气用小了,把锤子高高举起,狠狠砸下,只听“噗”的一声,火星四溅,洞壁上出现了一道白印;二流子暗中高兴,又高举锤子,狠命砸去,这一下可不得了,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如雷鸣,响声之后,一道白烟升起,烟雾散后,二流子呆住了,石窝竟然炸裂了,圆形的石窝呈现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窝壁、窝底出现了数道裂缝。从此,无论多么严重的灾荒年景,这个石窝里再也没有晶莹的大米出现了,化米洞化米救灾民仅仅只保存在当地年长者的记忆中,成为他们的美好回忆,也成为了他们最喜欢摆的龙门阵。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口耳相传,化米洞真的成为了当地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个美好的地名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沿用到了今天。
化米洞不仅有这样一个神奇传说,还是一个有名的风景点——“灵泉甘雨”,是建始著名古八景中的一景。原来,化米洞又叫画眉洞。画眉洞下方约200米处,从岩缝石罅间渗出细细的泉水,泉水清澄甘甜,当地人就砌了一个水池,远近的乡民都到这里挑水。最为奇特的是,若岩石缝中的泉水涌出得多,就一定会下大雨。因此,人们都说这溶洞中住着一条能显灵降雨的龙王,虽没有人亲眼目睹龙王,但干旱之年,在画眉洞外祈雨,却会天降甘霖。祈雨起于何朝何代,已经不可考,只是民间传说中,最早祈雨是由巫师作法,巫师作法之后,就会从洞中飞出一条小龙,这龙飞到那里,那里就降下甘霖。
传说归传说,但在建始县志中,确实有到画眉洞祈雨的历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版《建始县志》记载:“灵泉,在画眉洞旁,邑人祷雨辄或灵应。”清同治五年(1866)版《建始县志》亦记载:“灵泉,在县北三里画眉洞。旁有一石洞,邑人祷雨辄应如响,故名灵泉甘雨也。”
在清道光二十一年的《建始县志》中,则收录了到画眉洞祈求龙王降雨以及感谢龙王的两篇祈祷文——《请水文》和《谢灵泉龙王文》;清同治五年版的《建始县志》也记载,“若间不雨及潦,诹宜祀之辰具祝文(随时撰拟),备牲牢、笾、豆、香、帛、尊、爵、炉、镫,守土县官率属素服虔祷,为民请命。”而干旱之年的向龙王祈雨,就是在画眉洞前举行。
久旱无雨,田里的庄稼干枯,眼看将要颗粒无收,此时,负有守土安民职责的知县都要亲自到画眉洞祭告灵泉龙王,祈求灵泉龙王降下甘霖。祈雨之前,知县要虔诚斋戒沐浴,手下属官要准备祭祀祈祷所需各种物品,包括猪、羊、四时鲜果、醇酒、香、火纸等,以及香案、香炉、盛放祭品的各种器皿,还要准备祈求灵泉龙王的祝祷文。
祈雨之日,身着素服的知县及其下属,一大早就来到画眉洞,负责祭祀礼仪的官员则先摆放好供品。在画眉洞前设置祭坛,祭坛上,灵泉龙王的神位放在中间,神位下摆放着稻、粱、黍、水果等各种祭品,祭坛前陈列着猪、羊等祭品,祭坛前面的香案上则摆放着祈祷文、香盘、香炉等,面对神位的西侧安放有一案几,摆放着火纸、醇酒等其它祭祀用品。
祈雨祭祀是非常隆重的,知县是主祭官,其他官员是陪祭官,通赞主持祈雨仪式。大典开始,通赞高声曰:“就位。”引班引领陪祭的官员按品级站立在祭坛的左右两侧,引赞引领主祭官(知县)在水盆中浇水净手,站在主祭的位置。通赞曰:“迎神。”引赞引领知县于香案前跪下,司香官员跪着奉上信香,知县向神位三上香,然后起身站立。通赞曰:“复位。”引赞官员引知县回到原拜位站立。通赞曰:“跪、叩、兴。”知县和所有陪祭官员行三跪九叩礼。通赞曰:“初献。”引赞又引领知县在香案前跪下,司礼官员依次递上各类供品,知县恭恭敬敬地供奉于神位前。供奉祭品完毕,通赞曰:“读祝。”知县在香案前跪下,所有陪祭官员也跪下,三叩首,然后朗声宣读祈祷文,祈求灵泉龙王在这酷暑盛夏干旱之时,解万民之困,救百姓之急,降下甘霖,润泽万物。读完祈祷文,知县又三叩首,方站起身,将祈祷文放于香案上的香炉中,所有祭祀官员又三叩首。然后又是二献祭品、三献祭品。这之后祈雨仪式才结束。
说来也怪,大旱之年,知县身着礼服,携带着香烛与各色祭品到画眉洞前祈求灵泉龙王降下甘霖,大多有求必应。祈雨仪式结束,祈祷文、纸钱在香炉中焚化,时间不长,化米洞所在的山上就升起了浓厚的云层,不一会儿乌云就布满整个天空,云间金光闪闪,云中雷声隆隆,紧接着大雨就降下来了。山川万物沐浴在甘霖里,干涸的土地迅速湿润,焦渴的庄稼舒展叶片。顿时,万民欢呼,百官庆贺,沿途的民众自发地跪在道边迎接祈雨归来的知县和百官。正因为如此,这里就得了一个“灵泉”的名称。甘霖降下,旱情缓解,百姓恢复正常生活,知县少不得又要带着所有官员,带着祭品,来叩拜灵泉龙王,表示感谢,当然,《请水文》就换成了《谢灵泉龙王文》,虔心感谢灵泉龙王拯救世间生灵之德。
正因为这洞里住着灵泉龙王,这泉水又清澈甘甜,旱灾之年祈雨灵验,慢慢的,这个洞、这个地方越来越出名了。到了清康熙年间,时任建始知县的江西临江进士刘珙徵巡游到此地,虽不是大旱年景,没有祈雨的人群,但刘知县感念于这洞、这泉,想象当年祈雨的盛况,即兴赋七律一首,诗题为“灵泉甘雨”,诗曰:
一洼清浅类蹄涔,闻有灵虬迹可寻。
曲水谁来飞羽爵,汍澜正好鼓牙琴。
源通石滹流通涧,注作渊泉沛作霖。
澄澈四时长不竭,相沿祷雨比桑林。
刘珙徵所写的这一首诗,与其它七首诗一起,总题为“业州八景”,这八景,就是后来所说的“建始古八景”,包括“当阳旭日、石洞通天、两溪春涨、五花暮霭、大石峰峦、建阳翠黛、望坪堰月”和灵泉甘雨。也正因为刘珙徵的诗,慢慢的,除了“化米洞”这个地名之外,人们也用“灵泉甘雨”来称呼该地,这个距县城不远的小地方,就拥有了“化米洞”和“灵泉甘雨”这两个美好、蕴含浓郁人文色彩的地名。
(资料搜集:龙玉才 邱昌松 故事撰写:邱晓平)(编辑樊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