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向继武
8月31日,县住建局局长李昌勇接受记者就如何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采访时说,招商引资的核心是让招商项目落地,发挥效益,必须理顺政务服务体系、提升审批服务时效、推行全程服务制度,优化政务环境,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
抓项目谋划,筑巢引商。近年来,县住建局不断研究探索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县域实际,注重项目谋划,形成“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与国家重大项目库和省级“两库”对接,2018年新建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62个,概算总投资134亿元,涉及棚户区改造、农田水利、教育卫生、民政就业等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29个,资金额近10亿元。
充分发挥项目“引擎”作用。李昌勇介绍,今年共实施重点项目207个,概算投资69亿元,其中15个州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8亿元。京桥国际城、榨木水水上乐园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县中医院综合业务大楼主体完工;银百高速建始段、银百高速建始互通至城区连接线,209国道路面大修、三高公路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长兴产业城、京桥璞玉岛、金城一号等城镇建设项目强力推进。
抓营商环境,倾情“助商”。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让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更有公平感、在合法经营中更有安全感、在社会生活中更有尊严感”。可以说这是招商引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就建始而言,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鉴于此,县住建部门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抓办事流程的优化、减化。办理施工许可证,由原来8个环节,减少到5个环节,时间从原来35天减少到5天,手续齐全3天可办妥。李昌勇告诉记者。
针对企业落地难问题,县住建部门积极探索“边建、边验、边批”的容缺审批模式。李昌勇解释,最大的改变就是把原来的先审后建变成了先建后验,事前审批变成了事后监管。同时制定了承诺标准、审查办法、竣工综合验收等配套文件,变“严进宽管”为“宽进严管”。
抓企业引导,以商招商。与企业建立定期联系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调度会,重要问题随时调度, 企业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分管领导对号入座,把问题领回去,下次调度会时,把对策拿出来。
主动当好“店小二”。坚持问题导向,分包领导实地踏查项目进展,摸清企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对症下药,给落户企业在项目注册、证照办理、税务登记、土地审批等提供一条龙服务。
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州打造“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的形象定位,按照县政府提出的“一中心三版块六廊道多网点”的总体总局,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以商招商项目建设引擎作用,抢抓省、州招商引资新政策、新机遇,努力营造重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
按照“意向项目抓紧签,签约项目抓入驻,入驻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程”的思路,县住建局着力优化服务环节,让企业进得来,稳得住,能长久。经过几年努力,在建始大道产业园,欧亚达建材广场,京桥华府,圆通生物、硒果猕猴桃等企业纷纷入驻。
创新棚改工作机制,2018年以“战区理念”推进1500户棚改任务,县领导定期到5大工作战区现场办公,开“月调度推进会”解决疑难问题,调整思路,强化措施,传导压力,确保棚改工作有序推进。李昌勇说近期将有业州镇污水处理厂及9个棚户区改造等10个企业集中开工。
优化服务环境,让企业来了不想走。谈及优化环境,李昌勇说,对老百姓而言,到政府部门最怕的事情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企业投资而言,最怕的事情是落户后的不管不问,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往往贯穿着一个企业或项目从落户到投产、壮大的全生命周期。
近年来,县住建部门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在行政审批事项上做“减法”“除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乘法”,致力于在营商环境上等对接落户企业。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找差距、补短板,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彻底杜绝中梗阻现象。
近年来,县住建局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加强对花坪镇田家坝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协调花坪镇、龙坪乡特色小镇申报创建工作;按照全省“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乡镇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利用PPP模式实施全县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截至目前,全县9个乡镇10座污水处理厂进入实质性厂区主体施工阶段,目前所有污水处理厂已完成配套收集管网约30公里。确定了“重庆吉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为社会资本方,签订了为期30年的《特许经营协议》,并授予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项目资产的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编辑樊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