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带一路”】放眼世界 活出自我

07-03 08:55  

作者 吴向娜

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题记。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响着阵阵驼铃声,一辆辆装有富饶的丝绸和陶瓷的马车,络绎不绝。东来西往的商人中,谁也不会忘记那位意气风发的男人——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还是这片广袤的土地,古老的交通工具,如今已被一道道迅疾如闪电的高铁代替,飞机的机翼划破蓝天,汽车的鸣笛唤醒了沉睡的戈壁,“一带一路”再次焕发了生机。

如果说丝绸之路的文明是古老的驼铃声声,那么“一带一路”的文明,则是“命运共同体”的交响,悠扬着和平的乐章,跳跃着世界繁荣的强音,激荡着奋起直追的满腔热血。

茫茫戈壁上突然黄沙漫卷,一个年迈的男人手牵一只骆驼在风沙中走来,那个“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再次回到这片故土。他眯着眼,环顾四周,这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仍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可他分明看见了荒漠中的绿洲,绿洲里穿梭的一道道铁轨,绿洲里幸福生活的人们,绿洲里奔忙的中国人的身影。后来有人告诉他,这就是“一带一路”。这片广袤荒凉的地方,因为有了“一带一路”,复兴了往日繁荣,重现了过去的辉煌。

这个发生了沧桑巨变的国度是巴基斯坦,一位会说中国话的巴基斯坦老者看到了张骞,看他一身汉朝的服饰,忍俊不禁:“老兄,你是中国人?你在玩角色扮演么?现在可是新时代,你这个样子早就过时了。”面对这位热情的老者不厚道的嘲笑,张骞有点害羞,他立刻明白自己是从汉代穿越到了二零一八年,可他分明无意中在新闻头条看到了属于他的“丝绸之路”了啊,难道是时空错乱了?

“你知道丝绸之路吗?”张骞一方面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方面想暗示这位老者自己的身份。

“啥?你说的是‘一带一路’么?感谢‘一带一路’啊,东方伟大的民族改变了我们这里的贫穷落后的面貌”。老者看张骞一脸茫然,一下子来了兴趣,“这一带一路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多亏有了这一带一路,真造福了咱儿孙几辈辈人呐。当年我们这里穷,就靠你手里牵的这个骆驼风里来沙里去。其实说穷我还真不乐意,咱这儿有别处没有的煤铁石油,唉,可是好东西都藏在这黄沙里,水也没有电也没有,连车都没有,更何况现在说的WiFi啊。感谢一带一路啊,让我们也享受到现代的文明,过上了幸福生活。”老者说着,张骞也努力理解着,老者的描述与他曾经闯荡的岁月相差无几。

他再看看现在,一根根灰色的杆子拔地而起,上面连接着铁线,源源不断的电力输送着。朦胧中,远方的塔,将这个广大的星球都缩小成了一个“地球村”。最重要的是铁路了,一列一列的钢铁巨龙在铁路上飞快地奔驰,上面装满物资,装满友谊,装满幸福,沟通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

张骞明白了,“丝绸之路”是当年他用命下的一个赌注,他相信用华丽的丝绸、精美的陶瓷可以换来华夏民族的富饶,造福西域各族,换来永久的幸福、和平。而如今,“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的升级版,它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就拿我们的好兄弟巴基斯坦来说,我们帮助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他们为我们提供优良的港口,关键在于在互惠互利中,两个国家经济突飞猛进,同时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这便是“一带一路”的终极目的——合作共赢。所以,你可曾听说,有一种写进宪法的友谊,中巴友谊!”巴基斯坦的老者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自豪!

张骞听着,看着,感慨万千——“中国还是那个中国,中国又不再是那个中国!实力更强大,气度更恢弘,影响更广泛!”他没有选择接受巴基斯坦总理的接见,也不打算再回到汉朝,而是决定一辈子留在这片承载了他许多回忆的土地。他要在这片茫茫黄沙里,教那些孩子们。他想告诉孩子们:你们本不是张骞,亦不要做第二个张骞,活成别人没有丝毫意义。你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去为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你们不是丝绸之路的复制品,你们要打造新的富裕之路、繁荣之路、和平之路、幸福之路……为世界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建始县实验中学

指导老师:邓素梅

(编辑黎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