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向继武 通讯员梁爱文 向道芝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是官店镇摩峰小学校长向登双36年坚守山村讲台的生动写照。
人性化管理留人
向登双,地道的官店人。1980年走上三尺讲台,在官店镇摩峰小学当民办教师,一干就是18年。1997年在建始师范就读,学习了2年,转公办教师后回校担任校长。他放弃到官店镇民族小学、官店镇中晋升的机会,自始至终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第一天走上讲台,他就这样告诫自己。36年来,他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装着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一届接一届的支教生。
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顾耕耘,不问收获。这是学校老师们对他的评价。
摩峰小学建于1956年,学校教师12人,在编8人,有 4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教生,6个教学班249名学生。学校秉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教学成绩曾3次在全县70多所村级完小中名列第一。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高尚的师德,要铭记‘教师’这个崇高称谓的内涵。”这是向登双常说的一句话。
摩峰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向登双深知老师对学生的重要性,老师是农村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他30多年的教师生涯中,爱心一直是他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师住房紧张,没有教师食堂,何以留住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他时刻牵挂的一件事。
向登双不搞特殊,与老师们同吃同住同教学,借宿学校附近农户的闲置房,缓解教师住房压力。针对4名年轻支教生不会做饭的问题,学校借房子建食堂,聘请专人为支教生做饭;其他教师轮流做饭,确保教职人员相对稳定。
关爱学生不流失
作为老师,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有包容心,小孩子犯错是正常的,我们要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不流失。向登双和教师团队说到做到,以不凡的业绩,赢得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
200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50多人,学校帮扶留守儿童“点对点”,关爱差生“一对一”,向登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利用国家“雨露计划”等惠民政策,应帮尽帮,帮扶全覆盖;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爱心企业、爱心企业人士结对帮扶贫困生,2005年,香港联邦制药公司副总裁牛义顺,千里迢迢来到摩峰小学,资助2个贫困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完成学业直至成家立业不间断地资助,累计投入40余万元。
近年来,正在集团,上海乐扣,华润怡宝等10余家爱心企业,帮扶摩峰小学,为学校解决多功能教室,提供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受资助生达1500人次。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对口帮扶建始精准扶贫。向登双抢抓对口帮扶的机遇,主动对接华农大雄厚的教育资源,利用研究生支教队员的高智慧、新思维,新老教师结队,补充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缓解师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教职工安心工作,用心教学,向登双想尽一切办法,为支教生提供便利,受到华中农业大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央视及湖北电视台,州县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扶贫经验,推介摩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015年1月,摩峰小学老师与10名学生荣登央视网络春晚,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向登双和当地老师们的默默付出。
无限爱心育桃李
近年来,摩峰小学全面开展向内挖潜,向外树形象活动,通过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宣传,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华农大连续四届支教生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介扩大摩峰小学的社会影响力,学校开展“城市行”活动,举荐一批优秀教师、学生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大都市参观,开阔视野。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通过举办春季学生运动会,趣味歌咏会,“弟子规”诗朗诵等活动,结合民族文化,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处处体现浓郁的文化氛围,既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润泽广大师生心灵,也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
向登双把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优教优育等列为他任期内5件实事之一。学校围绕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老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有效的管理制度促使摩峰中心小学的教学成绩,多次在官店镇域综合目标考核中获第一名。通过内引外联,争取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教育扶贫政策性支持等项目资金200余万元,校园文化场所建设全面启动,教师周转房项目,综合教学楼项目等进入项目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实质性阶段。
一生摩峰人,一世摩峰情。向登双不忘初心,30多年的风雨沧桑,辛勤耕耘,在偏远山村,砥砺前行,甘做护花的春泥。他所在的摩峰小学,10余次被州、县、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获得恩施州综合办学先进单位,建始县中小学综合治理第一名等殊荣;向登双个人被县政府评为“优秀校长”,镇 “先进教育工作者”,并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提名奖。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执教30多年小学校长向登双,成为摩峰岭上的一盏明灯。(编辑 樊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