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谭元斌
“打杵子、背篓子,卖猪还得抬‘轿子’”。十多年前,海拔1200多米的店子坪村是一个没有公路的高山村,村民出行只能沿着悬崖上的一条羊肠小道攀爬。
2005年初,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开始带领村民修路。他们用6年时间,在悬崖上凿出了一条7.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
绝壁凿路,王光国获得了一连串的荣誉: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最美村支书……
“以前,路不通,我们低人一等。”如今,有形的路打通了,无形的致富之路又在哪里?
2013年,王光国提出,包谷、洋芋、红苕是店子坪人种田“老三样”,只能混个温饱,传统农业必须向特色农业转型。
他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反复讨论。后来大家一致决定,发展猕猴桃、魔芋、烤烟“新三样”,使之成为村民脱贫“主打产业”。
王光国跑到县里争取到一批猕猴桃免费种苗,分发到户。但一些思想保守的村民却不愿种,有人干脆把种苗退了回来。
为了说服大家,王光国带头把自家8亩田都调整出来种猕猴桃。他还专门到县城超市里买来猕猴桃果子,给大家品尝。
“这猕猴桃7块钱一斤,好吃而且营养丰富,销路很好。如果一亩地可以产500斤,大家算算可以卖多少钱?”王光国的一席话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通过朋友牵线,王光国引进了上海的德鑫农庄公司,在店子坪投资140多万元,租赁村民土地,建起连片猕猴桃基地。
店子坪村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00亩,今年到了大规模收获的第一年。
村民刘太贵在地里摸着挂果的猕猴桃笑眯眯地说:“光国要办的事都办成了,我信他。我种了2亩猕猴桃,今年收入七八千没问题”。
“新三样”成为村民脱贫致富“新门路”,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360元提高到2015年的7414元,这让王光国底气十足。
“今年底,店子坪村将全面脱贫。我们还确立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8年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王光国说。
(编辑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