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孙卫国 三十年的坚守与传承

07-04 23:11  

特约记者 李翠蓉 通讯员 向高峰

木匠、铁匠、篾匠、花匠、陶工、厨子…… “九佬十八匠”是对中国民间能工巧匠的一个统称。曾几何时,我们周围生活着许多手艺人,他们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每日触碰到的东西,不管是手中的碗筷,还是身下的床椅,大多出自他们之手。他们走乡串户,用自己的手艺服务乡民。他们不仅是中国民间的艺人,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

在八百里清江最美河段,有一个璀璨的明珠镇——景阳镇,这里风景优美,民俗文化浓厚。该镇后槽村四组的孙卫国,今年47岁,从1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编篾制品,得到父亲真传,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这个行当一干就是30年,在该镇方圆数十里声名远播。2009年,在建始举办的手工艺比赛上,孙卫国制作的手工竹制套件从80多件篾制品中脱颖而出,斩获银奖。

当笔者慕名来到他家,他正在劈篾,篾刀在他的手中上下浮动,动作娴熟优美,令人目不睱接,家中摆放着十余件成形的作品。得知笔者的来意后,孙卫国的话匣子打开了。

孙卫国告诉笔者,“我们家从我的曾祖父开始,就从事篾匠行业,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到我手中是第四代。过去,工匠是最吃香的行业,既受人尊重,收入也可观。我在外面做篾匠近20多年。因为手艺好,篾货供不应求,手中的活永远做不完。”

做篾器最好的材质是茅竹,每年白露过后至次年正月份是采伐竹子的最佳时节,为保证材质供应,孙卫国早出晚归,筹备茅竹。“砍竹要问‘摇三节’”,  孙卫国一边劈篾,一边娓娓道来。“选材时,将竹子摇三摇,像蛇一样摆动,竹子没用;摇动时感觉竹子很硬,这是良材。”

竹子采好后,将它放置一段时间,编织篾器前开始劈篾。 “劈篾要问‘寸三娘’,劈篾过程中,篾刀上下浮动超过一寸。”制作细篾要经过六道工序:劈第一道、起、褪青、劈第二道、匀刀、圆刀、编织。

一件精美的篾制品和工艺品,要经过选材、劈篾、编织、打磨等工序,其中劈篾要经过六道工序。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竹篾,先把竹子劈开,再把它不同的部位做成各种不同的篾。  

在和孙卫国交谈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他的手,那是一双粗糙而又长满老茧的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眼前摆放的这些精美的作品出自他的手中。“做篾匠就是手苦,破篾过程中,竹签会戳穿手上的皮肤,扎的浅的用针能挑出来,扎的深的就无法挑出来。初学时怕疼,越怕疼就越是被竹签扎得厉害,我也记不清自己被竹签扎过多少回,为了学到手艺,我强忍着泪水和疼痛。年长月久,竹签长在肉里,手就变得越来越粗糙,也不怕疼了。”孙卫国坦言。

孙卫国告诉笔者,自己在官店镇有一个代销点,销售十多年,生意一直很红火。无论多么复杂的篾制品,只要经他过目,就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博采众长。随着时代发展,在科技与机械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艺的今日,一些传统手艺人渐行渐远,孙卫国也渐渐感觉到了自己面临的危机。如今,大街小巷,商铺林立,各种篾制品的替代产品层出不穷,且价格低廉,对篾制品市场有很大的冲击。“这种竹背篓至少要卖280元一个。”孙卫国算了一下成本帐,一个花背篓,从最初选材到编织结束,像他这么快的手艺要2个工,一个工按150元计算,少了280元,他狠不下心去卖。一件篾制品从80年代的2块多钱跃升至如今的200多元,替代产品琳琅满目,篾制品没有过去畅销了。不过,也有识货的行家,经常给孙卫国下订单,“这些商家觉得篾制品既经久耐用,又环保美观,还又收藏价值。”孙卫国介绍,虽然销售比不上往年,但每年仍可卖出3万多元的篾制品和工艺品。

随着景阳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客人们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景阳的土家民俗文化和手工艺品。孙卫国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始打造一些旅游小产品,编织如篾扇、小花背篓、金瓜篓篓、鸡蛋篓篓等多种方便带走的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小工艺品。凭着对篾匠这个行业的喜爱与执着,孙卫国希望把篾器手工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篾制品工艺品走出建始、恩施,远销省内外,成为景阳的特色产品和旅游文化之一。(编辑 卢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