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邓芬
2016年,一则“女儿偷零食被虐待致死,父母不抢救反而先送儿子上学”的新闻引起了公愤。
据了解,事情发生在赣县梅林镇,一对夫妇因女儿偷了超市一包零食,在家对其用绳子反捆双手、双脚,用袜子塞住嘴巴,用冷水浇淋身体,最终致女儿昏迷死亡。目前,赣县人民法院一审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分别判处这对夫妇有期徒刑四年。
近年来,暴力家庭教育事件时有发生,如重庆大足一位奶奶怀疑孙女偷手机、早恋闯入教室打孙女;昆明市西山区杨家路一母亲为教育孩子,竟在严寒天气里用铁链将孩子锁在电线杆上长达半个小时之久,此举迅速引起了社会对该教育方式的谴责;又如,一个16岁的北京中学生将母亲残忍地杀害后,平静地从母亲身上搜出600元钱,然后若无其事地去网吧上网。几天后,被公安民警在网吧抓获时,他一脸淡然,没有丝毫的惊慌,让见识过不少犯罪事件的公安民警们也直冒冷汗。后来,警察经过多方了解后得知,这名少年因为学习成绩差,经常被母亲打骂。越是被母亲打骂,他越是反抗,成绩一直没有提升。
这些事件再一次将“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等家庭教育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父母暴力教育孩子是因为“棍棒下面出孝子”、“重男轻女”等封建残毒思想在作祟,认为自己对孩子有统治权,全权按自己的期望强行塑造孩子。可悲的是多数父母却不知,这种没有爱的教育只会带来冷淡,甚者更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习近平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提高孩子的素质,必须提高父母的素质。父母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做人,从而用这“四风”教育孩子。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孩子人格的教育,“问题孩子”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不能求全责备、暴力相向,更多的应该是用爱去感化孩子,有“温度”的教育才会开出希望之花。
对于父母施暴事件,法律一定要严惩不贷,给孩子编制一个安全的法律保护网。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将类似事件扼杀在摇篮中,如强制家长接受父母教育,即对家长进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从思想上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社会需要为孩子携手共建一个安全、健康、有爱的成长环境。(编辑 刘夏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