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申万萍 钱坤
村委办公场所焕然一新;新发展的枸杞、贝母生长茁壮;总投资近560万元的村级公路施工正忙,安置小区正在打地基,牛羊成群,鸡鸭肥壮……初冬时节,望着眼前的种种喜人景象,茅田乡雪岩顶村的男女老少眉开眼笑。
修路
公路、产业和住房,压得贫困村喘不过气。
是什么力量让雪岩顶村这个海拔1700多米,山大人稀“出行难、发展难、致富难”的“老牌”贫困村一年圆三梦?
解民忧,圆了村民几辈人的梦
“听见挖机响,就知道我们村里的公路真的在修了,圆了咱几辈人的梦,我瞌睡也睡得踏实了。”11月10日,雪岩顶村5组90岁的孙明安老人拄着拐杖,站在大门前看热闹,几台挖机正冒着大雪挖路基,老人兴奋不已。
“以前下雨烂泥糊,我们的农产品想变成钱很困难,现在路修到屋门口,卖农产品方便多了,以后,不管天晴下雨都可以穿皮鞋出行了。”村民们说起修公路就十分兴奋。
提起修公路,90岁的孙明安老人开心不已
2015年12月,注定让雪岩顶村群众刻骨铭心。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结对帮扶茅田乡雪岩顶村。
进村第一天,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村民迫切希望修路的愿望,雨天遍地泥浆、晴天烟尘滚滚、一路大坑小凼的雪岩顶村“主干道”让村民苦不堪言。
作为“娘家人”的长航局,接过了雪岩顶村打通公路这面大旗。安排专人多方协调跑项目、实地勘测拟规划,2016年上半年,560万元修公路的项目资金落地雪岩顶村,将打通8.5公里的村级公路和11公里组级公路。
“路是村里的‘穷根’,打通村里的交通命脉,是村民们的大喜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暖心工程。”驻村工作队长黄发学如是说。
贴民心,与贫困村民一家亲
11月9日,建始迎来了第一场雪,海拔1700多米的雪岩顶村在半天时间里,积雪盈尺,为核查灾情,工作队的同志与村干部穿上胶靴,踏上积雪和烂泥湖,在雪地里走了13.5公里。
帮扶路上
大家最担心的是4组70多岁的老人何光菊。“不知房子被积雪压垮了没有,老人家的柴禾够不够?”工作队的同志来到老人的家,像亲人一样问寒问暖,因老人长期患颈锥病,他们还给老人带去了膏药。大娘满含热泪地拉着工作组同志的手说:“你们是实实在在的好人,不嫌我家里穷,甚至还记得10月8日是我的生日,让我这个无儿无女的老人过上了无比开心的生日,我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老人的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也是对长航局工作队的同志最好的肯定。
队长黄发学介绍,工作队刚进村入户走访时,看到年近70岁的老人金启然腿脚不方便,一个木拐杖不离手,但还坚持到地里劳动,金启然一家3口,因病致贫,生活十分困难。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久,老人就收到了工作队送来了双拐杖。
“工作队的同志给我家引种的金丝皇菊,他们不怕麻烦,带着土球从宜昌带来的,今年已试种成功了,明年我将扩大种植,工作队的同志真的是考虑得周到。”说起工作队,金启然夫妇有说不完的感激之情。黄队长介绍,考虑到金启然家的实际困难,村里的3.8公里的公路清扫协调给金启然夫妇,每年可增加4500多元的收入。
“老石木结构的房子到处是裂缝,一下雨就生怕它倒了,一家人提心吊胆。”金启然的老婆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
明年,他们家将不花一分钱,就能住上安置小区的新房子,村里曾经最苦、房子最破旧的贫困户,如今成了最幸福的人。村书记李贤江对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李贤江还说,不到一年的时间,长航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同志们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帮民富,加快产业发展“新引擎”
“牛娃子牛娃子,快过来快过来。”5组养牛大户孙祖宏的老婆用小棍子轻敲健力宝瓶,几十头牛听到“号令”,齐刷刷聚焦过来。孙祖宏是工作队培养起来的养牛大户,目前带动了3户贫困户养牛。他说,一直有养牛的心愿,但没有资金没有胆量,在技术上也还有欠缺,是工作队的帮扶才坚定了养牛的信心决心,没有本钱,是工作队的黄队长和村书记给我担保贷款后才扩大养殖规模,我要多带动一些贫困户通过养牛脱贫,才对得起这么好的工作队和这么好的政策。
养牛脱贫
“一头牛就是一个小银行,我家一定能靠养牛脱贫。”贫困户何显平说起“脱贫牛”就有几份“骄傲”。
7组贫困户谭达双,目前是村里养殖户的“大哥大”,养殖景阳鸡1000只,全部散养在林下,他家的鸡没有喂过饲料,生态环保,肉质鲜嫩,谭达双戏称所养殖的鸡为“野鸡。”他说,这批“野鸡”年前可全部出售,预计毛收入在7万元以上。
为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助贫困户脱贫,长航局驻村工作队鼓励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保证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一个稳定的增收产业,实现贫困户可持续脱贫。今年,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已发展枸杞50亩,养牛30头,养羊130多只,养景阳鸡2000多只。(编辑田和平)